中國助俄羅斯軍隊 出口到俄羅斯晶片及製造武器材料數量大幅增加
少於 1 mn read 華爾街日報在星期六刊登了一篇報導,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對俄羅斯的微晶片及其他電子配件的出口數量大幅增加,而當中更是有不少用作軍事用途。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將會影響美國以及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效力。
少於 1 mn read 華爾街日報在星期六刊登了一篇報導,指出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對俄羅斯的微晶片及其他電子配件的出口數量大幅增加,而當中更是有不少用作軍事用途。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將會影響美國以及歐洲各國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效力。
少於 1 mn read 在日本時間昨天(8日)早上11時30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為黨內候選人助選進行街頭演講時,遭到襲擊者從背部用散彈槍向他開火,安倍胸部中槍立即倒地,及後因失血過多搶救無效不治。事件引起國際社會嘩然,各國元首及政治人物亦紛紛獻上悼念,並譴責兇徒暴行。
5 mn read 纏擾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數個月的政局不穩終於劃下句號,以好鬥、「永不放棄」著稱的Johnson最終都在逾五十位政府官員請辭、保守黨議員「逼宮」下黯然下台。日前他已辭去黨魁之位,並將以看守首相之身份留任至今年十月黨大會前選出新一任黨魁;在這三個月內,黨內缺乏大熱人選、內部如通脹等議題熾熱下,我們也可預計保守黨將會有一場內部權力爭鬥的「腥風血雨」。
少於 1 mn read 英國軍情五處處長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日前(7月6日)史無前例於倫敦軍情五處總部召開聯合記者會,警告西方世界將面臨來自中國的嚴重威脅。
少於 1 mn read 美國政治報(Politico)在今日(4日)刊登一篇報導,指台灣首席貿易談判代表於 6 月中旬與英國政府經貿官員會面討論兩國之間的貿易,以及就台灣加入由11個國家組成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徵求意見。會面引起中國政府的強烈反應,他們警告英國不要與台灣「談判或簽署任何具有主權意義和官方性質的協議。」
少於 1 mn read 日前外交政策研究智富Lowy Institute發表澳洲人對外交事務看法的研究調查,研究發現三分之二的澳洲人 (63%) 認為中國對澳洲「具安全威脅」,只有33%的澳洲人認為中國是澳洲的「經濟夥伴」。而在對中國的信任程度方面,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中國有些或非常信任,自2018年以來下降了40 %,更只有 11%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對習近平在國際事務上做正確的決定有「非常有信心」或「有部分信心」,對比2020年的數字減少了一半,各項數字都創下調查有史以來的新低。
少於 1 mn read 美國國務院上週更新官網「美台關係」網頁的「事實情況」描述,刪除了舊版中關於美1979年聯合公報中「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等相關敘述,也不再提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並且在有關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闡述中將《台灣關係法》置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之前。美國外交政策委員會印度太平洋研究研究員、前美國參議院擔任立法助理邁克爾·索博利克則在Twitter上表示,「看起來很棒」!
少於 1 mn read 英國保守派主持人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近期將在英國Talk TV、美國福斯國家網(Fox Nation)、澳大利亞天空新聞(Sky News Australia)播出的新節目《未經審查的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 Uncensored)首集將播出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專訪。特朗普在節目中攻擊皮爾斯·摩根「非常不誠實」,更在被問及他聲稱自己因選民欺詐而在2020年總統選舉落選時,特朗普爆氣終止了採訪。
少於 1 mn read 台灣獨立政治家彭明敏4月8日在台北逝世,享年98歲。《紐約時報》16日刊登彭明敏的「訃聞」,內文提到,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受害者,經歷過日本的帝國主義統治和中華民國的殘酷戒嚴令,並在流亡海外20多年,最終成為一名爭取民主和台灣本地人自決權的傑出鬥士。
少於 1 mn read 考古學家以數碼技術,在不打開木乃伊情況下,揭示了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Pharaoh Amenhotep I)的真面目。